源代码位置

在 Eclipse 中,源代码和扩展点模式是在独立的源代码插件中交付的。源代码插件是包含一个或多个源代码位置的插件。

 

已声明的源代码位置

已声明的(预定义的)源代码位置是 org.eclipse.pde.core.source 扩展。

Eclipse 3.2 提供了 7 个预定义的源代码位置。插件的扩展点模式和源代码归档在其中一个源代码位置下的唯一子目录中。

每个子目录都必须使用 {id}_{version} 命名约定,其中 id 是插件标识,version 是插件版本。

例如,org.eclipse.pde.source 是所有 org.eclipse.pde.* 插件的源代码所在的插件。

因此,org.eclipse.pde.core 插件的源代码和扩展点模式在 {eclipse_installation}/plugins/org.eclipse.pde.source_3.2.0.{qualifier}/src/org.eclipse.pde.core_3.2.0.{qualifier}/ 中。

源代码位置

 

其他源代码位置

通过简单地单击添加...来浏览文件系统,可以指定其他源代码位置,而不需使用 org.eclipse.pde.core.source 扩展。

对于其他源代码位置的子目录来说,它们必须遵循上面有关已声明的源代码位置的内容中阐述的布局和命名约定。

 

源代码归档命名约定

包含插件源代码的 ZIP 归档必须遵循 {library_name}src.zip 命名约定。

例如,如果插件包含 MANIFEST.MFBundle-ClassPath: xyz.jar,则必须将源代码打包在名为 xyzsrc.zip 的 ZIP 归档中。

如果插件未包含 MANIFEST.MFBundle-ClassPath,或者该头的格式为 Bundle-ClassPath: . ,则必须将源代码打包在名为 src.zip 的 ZIP 归档中。